進入2015年5月,鐵礦市場并未隨著夏天的到來而有所回暖。在低谷徘徊的鐵精粉價格,無情地考驗著大西溝人攻堅克難的決心和勇氣。在選礦的第一線上,第二選礦車間再次經受著考驗,抓指標、降成本,負重加壓戮力奮戰(zhàn),5月份實現(xiàn)了產量與成本控制水平的雙提升。
與前期指標相比,5月份車間共完成鐵精粉產量1.9萬噸,超目標1000噸,制造成本有了大幅度降低,兩項主要指標均達到了今年以來的最好水平。為了達成目標,大西溝礦第二選礦車間通過對各項生產指標的數(shù)據(jù)分析和不斷梳理,從細節(jié)點滴中挖掘潛能,通過對生產各工序的靈活協(xié)調,嚴密生產組織,確保設備的作業(yè)能得到充分釋放。
車間對生產工藝進行了優(yōu)化調整,一是著手合理配比鋼球,對1#磨機進行了細碎球分揀,使磨機給礦量15噸/小時提高到55噸/小時,增大磨機充填率,提高磨礦效率,為產量提升打下了良好的基礎;二是在磁選尾礦品位方面開展細分排查工作,加強工藝紀律管理,對影響指標的重點設備如磁選機槽體、磁選機卸礦水等進行重點排查,排除設備影響因素,確保金屬回收率;三是制定完善的高頻細篩篩網更換和清洗制度,保證篩分效率,并逐步提高臺時上限,達到增產目的。車間主動適應礦山行業(yè)“新常態(tài)”,以技術指標為主,以改革創(chuàng)新的手段,將原來的菱磁混選工藝改為純磁鐵選礦工藝,并且不用浮選、總精品位能達到63.5%, 為節(jié)能減排、控本增效打下了堅實基礎。(李振乾 陳迪學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