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師傅50多歲,但看起來比實際年齡要蒼老許多,黑瘦瘦的臉龐,額頭布滿深深的皺紋,李師傅的修表攤位擺在巷口與路連接的丁字路口處,這里車來車往,行人腳步匆匆,只要路過此地,大老遠就能看見一個用白條布圍著的電動三輪車,三輪車裝了頂蓋和中間隔板,頂蓋是為遮風擋雨,隔板上擺放著修表器械和需用換的零部件,白布條上寫著修表兩個大字,字跡已模糊不清,這一擺攤就是三十多年,從來沒挪過地方,一天吃的干糧也是從家?guī)У模物L下雨從不間斷,除非生病不能出攤,在這里生活的人們對他最熟悉不過了,他和三輪車也成了這里標志性的一道風景線。
李師傅從小患有小兒麻痹,年輕時父母為了讓他學(xué)一項生存技能,就讓他去咸陽學(xué)習(xí)修表,在學(xué)校他虛心好學(xué),技藝精湛。剛剛改革開放那陣,戴手表很時尚也很流行,戴的人自然也很多,修表生意相當興隆,他堅持誠信經(jīng)營,童叟無期。這一堅持就是幾十年,街坊朋友誰的表有個小問題,他都會幫其修好,而且分文不收,要有個什么捐款活動,他都會慷慨解囊,因此日子過得也很清貧,如今大多數(shù)人已用手機代替了手表的功能,因此修表生意也日益慘淡,偶而還有年輕人修了表不給錢的,李師傅都會一笑而過,也有好心人勸李師傅能否改行干別的事情時,他憨憨地笑著說:“我已修了三十多年的表,積累了很多的經(jīng)驗,各種手表都不在話下,只要有人前來修表,我就能保證給人家修好,讓顧客滿意,雖然現(xiàn)在掙錢很少,但社會還是需要修表這個行當?shù)摹?rdquo;就是這么樸實。一個身殘志堅的師傅,憑借自己的雙手,干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,而且一干就三十多年,還要堅持下去,我們這些身體健全的人,難道不值得深思嗎?
堅守一份雖然平淡而枯燥的職業(yè),就意味著肩上一份沉甸甸的責任,同時也就孕育著明天的希望。(龍鋼集團華富新能源公司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