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早起來,屋頂?shù)孛媛淞艘粚由钋锏挠?,樹枝荒草上還掛著未滴落的雨珠,昨夜有雨悄悄來過。“一場秋雨一場寒”,窗戶玻璃上的霧氣把屋內(nèi)屋外形成了鮮明的對比,屋外的大霧阻擋了前方的路,人們裹緊衣裳“要進入冬天了”。
二號生產(chǎn)區(qū)門外的停車場在深秋的早上,因為上下班人來人往顯得異常“熱鬧”,私家車尋找著合適的停車位,摩托、電瓶車井然有序的停在自己的位置上,因為大霧天氣大家都格外小心。“呀!遲了,遲了,趕緊讓一下”。一名騎電動車的女同志火急火燎的沿著“小道”沖了過來,都說忙中出差錯,不料“碰”的一聲她的電瓶車和路邊的摩托車來了個“親密接觸”,摩托車的后視鏡被撞掉了。眼看著上班就要遲到了,女同志下了車急沖沖的跑了。“嗨,又一個倒霉鬼,下班又要罵娘了。”路過的人小聲的嘀咕著,訕訕地走了。
樹上的水珠在霧里滴滴答答的滴落在樹下的汽車上,時間隨著滴滴答答的聲音慢慢的走著。不一會,一陣匆忙的腳步聲和打電話的聲音從大霧的遠處傳來,“喂,我剛才停車時不小心把人家摩托車的后視鏡撞掉了,借了紙筆給人家留個紙條,我上班著呢,寫了你的電話號碼,待會人家給你打電話你幫我把摩托車后視鏡修一修。”女同志的電話應(yīng)該是打給丈夫的,電話那頭應(yīng)該是一口答應(yīng)了,放好紙條女同志又消失在大霧里。晨練的老大爺經(jīng)過微笑著豎起大拇指,笑呵呵的走了。
冷清的深秋,一大清早在鋼城上演的這一幕讓一股暖流觸動人心。十里鋼城“爐內(nèi)煉鋼,爐外煉人”,在講文明樹新風(fēng)的新時代,龍鋼人用點點滴滴扛起文明之旗,讓文明之風(fēng)吹進每一個鋼城人心中。(尋芳)